- 首頁 / 管理動態 / 市社科規劃課題
-
非遺與老字號跨界創新設計——上海特色精準扶貧模式研究
2023/8/17 14:14:34 點擊量:1854
-
課題類別: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課題
課題名稱:非遺與老字號跨界創新設計——上海特色精準扶貧模式研究
負 責 人:章莉莉
工作單位:上海大學
批 準 號:2020BWY016
在助力精準扶貧的道路上,上海以城市創新設計力量,發揮上海老字號企業品牌優勢,為貧困地區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提供外部資源導入,提供上海的市場大平臺。課題以創新設計為驅動力,整合非遺、老字號、創新設計、精準扶貧四個要素之間的聯動關系,總結了以文化創新力量調動社會優勢資源進行協作發展的新模式。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老字號均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商結合,鄉村非遺資源需要與外部聯動,城市老字號需要新的創新點,在跨界合作過程中,促進非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動老字號新發展。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課題“非遺與老字號跨界創新設計——上海特色精準扶貧模式研究”(批準號:2020BWY016)研究以上海助力精準扶貧模式研究為目標,聚焦鄉村非遺和城市老字號之間形成的共創關系,重點研究設計推動東西部協同發展和助力精準扶貧的創新模式。選取上海對口幫扶青海省果洛州和貴州省遵義市兩地的合作案例展開分析,找到創新設計的原則和方法等;同時分析上海在發揮創意人才資源和品牌市場優勢進行幫扶的同時,對自身創意產業格局所產生的微妙影響。
目前課題的研究成果有論文《非遺與老字號跨界創新設計——上海特色精準扶貧模式探索》《上海非遺老字號的傳承發展與創新設計》,最終研究報告有《非遺與老字號跨界創新設計——上海特色精準扶貧模式研究》,以及兩份以貴州省遵義市和青海省果洛州為研究對象的階段性案例研究報告。課題的創新之處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第一,課題在東西部協作發展大格局下,重新審視鄉村非遺資源優勢和城市老字號資源優勢,找到了更為深遠的研究價值。課題本身是研究總結十三五期間上海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經驗和模式,但是課題研究圍繞并不局限于這個階段性目標。課題組用一個更長的時間段來觀察,將十三五期間精準扶貧目標、十四五期間鄉村振興目標,以及中國社會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整合起來理解。同時,在地理范圍上,不僅研究被幫扶的貧困地區情況,而且研究幫扶地區情況,觀察兩者資源流動和發展變化,也就是納入到國家東西部協作發展的大格局展開研究,會對東部和西部的資源得以重新理解,獲得更為深入的觀點和成果。研究主要通過三項跨界案例進行解析和支撐,分別是上海老字號鳳凰自行車與遵義藤編跨界合作項目、上海老字號哈爾濱食品廠與赤水竹編跨界合作項目、上海老字號英雄鋼筆與格薩爾史詩跨界合作項目。
第二,課題找到鄉村非遺和城市老字號的匹配度規律,提出有效發揮兩者資源優勢的設計原則和設計方法。課題本身具有跨學科特征。雖然從設計學的角度為主要出發點,但是不限于設計學知識領域,而是將其納入到現代中國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價值去研究。課題組將兩者資源進行匹配研究,提出一系列規律性內容;在此基礎上整理出五項設計原則和三項設計方法。非遺與老字號,跨越了文化領域和商業領域,鏈接起鄉村和城市,同時兩者又息息相關且有交集。用設計嘗試來推動社會創新的思路來研究,不僅是對精準扶貧階段的總結,也能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第三,課題始終站位于上海,研究上海在精準扶貧過程中的價值、地位、優勢、作為、變化、收獲等。課題成果是十三五期間精準扶貧工作的上海實踐,發揮上海國際大都市特有的優勢資源,是通過設計促進東西部協同發展的探索和總結。課題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分類出發,提出直接和間接兩種非遺扶貧模式,以及兩者之間的互補關系。這兩種模式不僅是十三五期間上海實踐探索的成果,也將為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基礎。上海在東西部協作過程中,在參與幫扶塑造其他地區的同時,也在塑造自身文化創意產業格局,并相互聯系形成中國內循環的組成部分。
課題主要研究了全國非遺扶貧模式及上海文創產業資源特征、鄉村非遺資源及上海對口幫扶路徑、上海老字號企業的現狀及與非遺的關系、創新設計鏈接鄉村非遺與城市老字號的模式,以及鄉村非遺與城市老字號跨界創新設計方法,主要觀點內容有四部分。
一、非遺與老字號創新設計助力精準扶貧模式,整合了非遺、老字號、創新設計、精準扶貧四個要素之間的聯動關系,是一種以文化創新力量調動社會優勢資源進行協作發展的新模式。上海正在探索一條鄉村手工業生產和城市銷售市場之間的聯動發展道路,以精準扶貧為目標,以創新設計為驅動力,通過鄉村非遺與城市老字號之間的聯手合作,實現中西部優勢資源轉換和發展。
二、鄉村非遺與城市老字號各自所蘊含的傳統文化能量,形成了文化交融和創新動力,帶來城鄉互動的整體發展契機。鄉村非遺與城市老字號,兩者的優勢資源差異,形成了跨界合作的前提條件。鄉村資源優勢主要表現在剩余勞動力充足、自然資源豐富、民俗生態完整、民族資源豐富四個方面。城市老字號的資源優勢主要表現在創意人才聚集、消費市場廣闊、品牌企業云集、區域文化開放四個方面。鄉村地區保留了許多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工藝項目具有帶動貧困地區群眾居家就業的獨特優勢,是助力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發揮鄉村非遺資源優勢,用文旅融合發展思路展開鄉村非遺的深度開發,與上海等城市地區攜手共創攜手,將有效助力當地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三、鄉村非遺與城市老字號跨界創新模式有四個關鍵點。第一,發揮老字號在城市中的品牌效應,為貧困地區傳統手工藝提供訂單和市場,助力精準扶貧。第二,充分挖掘并發揮鄉村地區形成非遺傳統工藝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優勢,達到增收就業的目標。第三,發揮創新設計的社會驅動力,用創意智慧鏈接起具有匹配度的老字號與非遺項目,形成老字號新產品,將中西部傳統工藝帶入城市生活,形成城市與鄉村間的合作共贏,讓文化傳承和增收就業形成可持續發展關系。第四,老字號幫助鄉村地區達成精準扶貧的同時,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為鄉村地區形成新型手工藝制作產業、文化旅游產業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四、鄉村非遺與城市老字號之間,通過跨界創新設計產生聯動,應當遵循五個原則,即鄉村非遺傳承、鄉村環境保護、鄉村扶貧增收、城市老字號振興、城鄉文旅融合發展。此外有三項規律性的方法,分別是從非遺項目、老字號產品研發、創新設計協調好手工制作與機器生產之間的比例關系。上海老字號企業運籌帷幄,近年來在國潮國貨熱趨勢下不斷尋求新發展。保留童年記憶和懷舊情感,不斷推動產品研發及品牌跨界創新,從單一產品線向文化綜合體發展、從專業經銷向多元化公眾市場拓展等,都是老字號不斷突破發展的可實踐路徑。老字號助力精準扶貧,與鄉村資源形成互補發展,將為老字號自身可持續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從總體上講,課題是設計學在現代中國轉型發展過程中的方法論構建組成部分。面向精準扶貧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課題的設計策略是整合東西部資源,達成資源互補、優勢整合的跨界創新,形成鄉村非遺和城市老字號之間的設計原則、設計匹配、設計方法、設計模式。課題相關案例是現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所特有的,其設計創新的道路和方法也是獨特的,是支撐中國精準扶貧工程的組成部分。課題是十三五期間上海精準扶貧工作中的路徑和方法總結,也為十四五期間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基礎。
- 來源: 編輯人:
- 關鍵詞:
- 相關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