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管理動態 / 管理工作
-
2022年度《上海智庫報告》集中出版
2022/11/28 14:34:08 點擊量:11959
-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和市委《關于加強上海新型智庫建設的實施意見》精神,進一步加強智庫成果宣傳推介,打響“上海文化”智庫品牌。在市委宣傳部和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市社科規劃辦將《上海智庫報告》作為“十四五”期間擴大智庫成果社會效益的重要舉措,每年推出一套緊扣國家戰略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系列叢書。近日,12本《上海智庫報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集中出版,成為全市智庫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成果。
一、聚焦中心工作,放大智庫建設效應
2022年,市社科規劃辦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這條工作主線,提早謀劃、提前啟動智庫報告出版資助工作。2022年2月,即面向全市新型智庫發布申報公告,征集近期完成的決策咨詢報告。報告內容需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創新意識,具有較高的理論說服力、實踐指導和決策參考價值,切實發揮服務國家戰略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作用。
截至申報結束,全市24家新型智庫申報40項智庫報告。其中,國家高端智庫、上海市重點智庫、上海市重點培育智庫申報項32項,其他新型智庫申報8項。市社科規劃辦邀請黨政機構研究部門負責同志、新聞出版機構負責同志、智庫資深專家等組成評審組,根據研究主題,分組對智庫報告進行整體評價并提出出版建議和具體修改完善意見。
二、遵循開放品格,提升成果傳播效應
開放是上海城市的精神品格,也是上海新型智庫建設和成果傳播的文化“基因”。2022年度《上海智庫報告》申報組織工作首次面向全市開展,所有智庫“不唯身份,不問出處”,申報人不限身份,不設門檻,無職稱、學歷要求,只要能夠堅持正確導向,提供高質量的智庫報告,就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為智庫建設提供公平的“賽馬場”和包容開放的發展環境,努力讓智庫創新成果不斷涌流。
入選的12本智庫報告既有出自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等綜合性智庫,也有出自上海市商務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等專業性智庫;既有個人多年研究積累的專著也有集體攻關成果。2022年度《上海智庫報告》更加突出強調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為牽引、以服務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更加注重報告內容的戰略性和前瞻性。通過聚焦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等一系列重大主題,體現了全市新型智庫為國家和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資政建言,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智力支撐。
三、持續優化提升,形成品牌集群效應
“十四五”期間,市社科規劃辦以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為目標,發揮上海新型智庫的研究優勢和專業特色,打造智庫品牌集群,推動智庫社會影響力、成果影響力、國際傳播力持續提升。
一是提升已有智庫品牌建設。“國際智庫編譯”選題策劃聚焦聚力、點評分析深化深入。2022年,刊發《國際智庫研究動態》8期、《國際智庫報告譯叢》38期,精選538條智庫報告主旨摘要,譯評覆蓋人工智能與元宇宙、半導體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城市韌性治理、城市科學外交等議題的國際智庫報告,共計80余萬字。二是拓展智庫發言發聲渠道。在2021年成功舉辦“上海市重點智庫論壇”基礎上,與《文匯報》文匯智庫開展版面合作,在重要時間節點,刊發智庫專家文章、傳播智庫聲音。并策劃“智庫圓桌論壇”,圍繞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出學理性、思想性、原創性的智庫成果。三是始終把牢品牌建設方向。根據中宣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對論壇、講壇、講座、年會、報告會、研討會等陣地管理的意見》,嚴格落實“負面清單”制度,加強對以智庫為名義舉辦的各類活動的規范管理,維護智庫發展的良好環境。
附錄:2022年度《上海智庫報告》
1.中國式現代化的浦東樣本: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
2.創新引擎:邁向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上海
3.在上海 為中國 惠全球:建設高質量外資集聚地
4.聚力雙循環引領新消費:高起點建設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5.安全韌性城市建設:理論演進與上海實踐
6.超大城市智慧應急:全球視野下的路徑探索
7.空間與未來:上海產業用地高效配置的創新實踐
8.改革創新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理論與實踐
9.與數共舞:全球科研范式數字化轉型
10.自立自強與生生不息:上海創新型企業培育與發展
11.共識與認同:微媒體場域的價值傳播效度
12.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上海故事的世界傳播
- 來源: 編輯人:
- 關鍵詞:
- 相關導讀: